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动态详细内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召开运营管理第一次会议
  • 发布时间:2022-05-30
  • 作者:杨青 徐志聪
  • 点击数::

5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召开了2022年度第一次医院运营管理会议,书记吴本清及各科室运营绩效管理员4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总会计师谢志兰主持。

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作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要指标,2022年1-4月同比下降5%,严重影响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医院党委高度重视,5月23日部署各绩效分配单元推荐一名运营绩效管理员,正式组建医院运营管理团队。

财务部杨青主任对医院运营中近期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医院运营管理员工作职责及初步工作方案。

吴本清书记强调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性。疫情常态化增加了医院运营成本;医保支付改革对医院的收入设置了天花板,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出更高要求。

本清书记结合医院面临的内外环境,从“国考”指标、医院等级评审指标、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对医院运营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1、组建队伍。医院运营管理组织为四级架构,第一级为运营管理领导小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第二级为运营管理办公室;第三级为科室主任护士长;第四级为科室运营管理员。

2、制定制度、方案、工作流程。医院运营管理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对运营管理各级岗位做出职责要求。对要开展的运营常态化工作和专项工作,做出方案、工作流程。

运营管理常态化工作主要包括:为开展科室的成本管控、物价医保管理、运营分析。每月掌握医疗服务指标完成情况,包括医师工作量、住院工作量、医保病人情况,科室设备动用率,病床使用率、耗材使用情况等,关注重点指标、提示科主任调整发展策略。

专项工作主要包括:科室成本管控、资源配置、流程优化等专项问题调研级分析。科室绩效方案优化与调整。收集学科发展前沿及对标医院相关资料,对学科发展方向及策略提出建议;医院控费管理相关考核方案设计、意见收集与政策宣讲。调研医院流程不畅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原因,设计院级优化方案。关注并研究国家医改各项政策,提出下一步改进建议。

工作流程分为以下步骤:数据实时监控与分析;异常数据的问题调研与总结;每月运营分析,问题分类,可以由运营管理小组直接解决的进行评估、解决,需要其他部门协同解决的,提交运营管理例会协同解决;定期双向反馈。所有的工作流程形成PDCA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提升效率。

3、能力培养。对运营管理员加强培训,包括运营环境、管理理论、经营规则、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耗材管理、管理工具、信息技术8个方面内容,开展系统性培训,为有志于晋升“卫生研究人才”系列职称的人员助力,力求为医院培养一批复合性管理人才。

4、工作机制为科室自查与监管相结合,打造问题沟通交流平台,建立问题清单解决机制。组建运营管理团队是医院运营模式的创新,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团队建设是推动业财融合的抓手,通过建立院科紧密联络机制,以此驱动各学科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院科两级战略及年度综合目标顺利完成。


image.png

会议现场


image.png

党委书记吴本清


image.png

总会计师谢志兰


image.png

财务部主任杨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