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隆重召开2021年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总结成绩,梳理不足,规划未来。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2020年,我们快速响应,齐心抗疫,突出党建引领疫情防控,为光明区人民健康筑起坚强堡垒。
2020年,我们系统谋划,履职担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
2020年,我们精准发力,迎难而上,聚焦医院发展堵点问题,深化医院改革取得突出成效。
2020年,我们抓铁留痕,扎实作为,立足医院功能使命,医教研各条战线均取得可喜成绩。
2020年,我们以人为本,团结奋进,营造爱院如家氛围,员工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显著提升。院长徐志明在《国科大深圳医院2020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国科大深圳医院按照光明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在区卫健局领导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支持下,医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深入创建“三甲”,推进医药体制改革任务,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一定成效。在部署2021年工作计划中,徐志明强调,2021年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健康局和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切实落实各项防控任务,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进一步加强党建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三甲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整体布局推动医院全面发展,大力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持续夯实社康服务内涵。本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45人,实到204人,列席16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体参会代表间隔就坐,全程佩戴口罩。代表们听取《2020年职代会的党政办相关意见和建议的回复》《2020年职代会的财务部相关意见和建议的回复》和《2020年职代会的绩效办相关意见和建议的回复》,审议表决通过了《国科大深圳医院2020年度工作报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医院考勤休假制度(修订)》、《医院员工待聘管理规定》、《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机构成员(调整版)》、《医院2020年“三重一大”事项》、《2020年审计工作报告》、《2020年医院财务报告》、《2021年全面预算报告》和《2021年临床医技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充分体现了医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会上,党委书记杨镇华指出,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卫生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化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医疗业务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对于2021年的重点工作,杨镇华强调:
一要奋发有为,全院员工形成高度共识。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每个人都是医院的主人,要积极传播正能量,要坚定信心与信念,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医院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要转变作风,在变革中把握大好机遇。在医改医保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要想发展,首先要生存,要想生存,医院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医疗业务思路,科室主任要不断学习医保政策、病种付费规定,按医保政策的指引,规范诊疗活动。二是转变医院管理模式,医院管理要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医院要在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提质增效方面狠下苦功,保障医院经济运营和发展。三是转变员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领导班子要多下基层倾听临床科室的声音,真正为临床解决问题;中层干部和党支部书记要有忧患意识,职能科室要做好管理和服务两重功能;临床科主任要积极主动去思考科室如何发展,做好科室发展规划和人才梯队建设;广大职工则要转变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发挥主观能动性,跟上医院快速发展的节奏。
三要创成三甲,在奋斗中实现岗位价值。我们对工作一定要有韧性,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直到成功为止。下一步要聚焦三甲创建的目标,持续抓满意度提升,公众满意和员工满意。支部书记,科主任要认真履行支部和科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持续抓制度建设,重点抓制度的执行落实,以规范医院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继续大力推进“党建共建送健康”工作,以宣传医院、提升医院优势学科影响力;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新院区建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重点项目。最后,在庄严的《国际歌》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2021年第一次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完成所有既定议程,胜利闭幕!
大会开幕
举手表决
党委书记杨镇华
院长、党委副书记徐志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邓永荣
副院长吴本清
总会计师谢志兰
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丘海轶
人事部主任陈德学
绩效办主任周晓光
分组讨论(一)
分组讨论(二)
大会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