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8日下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无损监测与微创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马辉教授、廖然副教授等一行五人莅临我院参观并洽谈科研合作意向,拟将穆勒矩阵显微镜首次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力争实现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此项技术为世界领先。我院范余娟副院长、科教部郑义主任、妇科侯安丽副主任、病理科田学武主任、邹继彬副主任等与马辉教授等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穆勒矩阵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特征的样品,因而在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研究地质岩石和矿物,分析壁画颜料,检验纺织品和生物组织等。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穆勒矩阵显微镜能提供比普通光成像更丰富的微观结构信息,是一种有潜力的疾病诊断手段。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各向异性样品的取向会对偏振测量产生一定影响。为此,以马辉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穆勒矩阵的全偏振显微镜,其主要依据穆勒矩阵双波片旋转测量方法,通过在普通显微镜上添加起偏和检偏装置零件,利用计算机控制双波片旋转并定时采集图像,最后处理图像获取被观测样品的穆勒矩阵。通过后续对所获偏振图像进行分解、变换等处理,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少样品取向对偏振测量产生的影响,更有效的获取样品微观结构信息。基于穆勒矩阵的全偏振显微镜具有结构简单,测量快速,精度高等优点,在妇科恶性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此次交流座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对于于穆勒矩阵的全偏振显微镜这一前沿科技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此技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的优势让我们充满了好奇。在此次座谈会上,分管科研的范余娟副院长指示,要积极配合马辉教授的科研团队的工作,无论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给予全面的保障。侯安丽副主任、田学武主任、邹继彬主任等纷纷表示,此一新技术在我院的落地体现了我院在科研方面的长足进步,清华大学科研优势结合我院丰富的临床资源必然会使得此新技术获得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辉教授、廖然副教授等不辞辛劳,亲手把显微镜、电脑等科研仪器送入我院临床一线,并认真安装、调试及指导科研团队工作。此科研仪器在我院的落地正式标志着基于穆勒矩阵的偏振显微镜的的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始。借此科研东风,我院医疗及科研水平必然迈上新的台阶。
范余娟副院长与马辉教授亲切握手
马辉教授科研团队与我院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马辉教授对于我院专家进行技术讲解
马辉教授到我院病理科参观
廖然副教授在对科研仪器进行安装后的调试
医院服务号
预约挂号、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