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8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迎来“三名工程”血管外科实力派专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指导血管外科发展建设 。赵纪春教授在四天时间里,不仅参与血管外科的早教班、病例讨论、联合查房、教学查房,还指导并规范三例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血液透析人工内瘘闭塞重建高难度手术,极大地提升了国科大深圳医院血管外科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早上8:00,赵纪春教授身着白大褂,参与血管外科早交班汇报。在交班会上,夜班的医护人员分别对目前科室的新入、手术、危重等病人情况进行了重点交接。
听完汇报后,赵纪春教授讲解交班工作的注意事项,要求详尽细致、查清病因、明确诊断,提出要进一步促进科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流程,加强专科知识学习,与病人良性沟通,树立服务理念及口碑,对交班质量进行把控。
赵纪春教授帮助临床科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能力以及临床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汪涛副院长表示,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是一项重要民生领域的创新工程,旨在通过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团队,快速凝聚优质资源,使我市医疗卫生发展突破常规路径,加快将深圳打造成为区域化医疗中心步伐。为促进我院血管外科水平的进步,2018年,我院成功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成为全市仅有的两个血管外科“三名工程”项目之一。赵纪春教授将定期来院坐诊,指导医院开展血管外科工作,相信通过更多交流学习,国科大深圳医院血管外科诊疗水平将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以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造福患者。
患者们纷纷慕名而来,求名医问诊。赵纪春教授现场耐心指导疑难病例讨论,并对诊断及治疗方案给出建议,患者均表示十分感激。年轻医生通过观摩学习长见识、探讨疑难病例练思维、反思过往病历找教训,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接下来,赵纪春教授指导血管外科医师查房,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体格检查,针对病情给大家详细讲解症状体征相关的病理生理知识、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知道,并给出诊疗意见。
通过此次指导查房,强化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开阔了诊疗思路,更好的的指导我们日后的临床工作,医师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8月16日,赵纪春教授指导并规范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四位患者均为不同程度的大隐静脉曲张情况,63岁患者申女士十多年患病史,情形较为严重;66岁张女士患病十余年;46岁陈先生患病一余年。患者们均感疼痛,站立时加剧,属长年久站导致静脉压力升高而出现静脉曲张,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血管外科在赵纪春教授与汪涛副院长的带领下,完成四例“双侧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高位结扎+剥脱术+硬化剂治疗”,术后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下肢活动正常,肿痛逐渐消退,伤口无渗出。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为患者们成功解除痛苦。
赵纪春教授全程悉心指导并规范手术,手术规范有序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促进血管外科工作向前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
赵纪春教授指导青年医师及实习医师查房,查房过程中,赵纪春教授把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通过讲解、提问、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等多种教学形式,印证所学的书本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且勉励年轻医师从细节做起,苦练基本功,让大家感受到大师风范。
患者陈先生曾在广州某大医院做人工血管动静脉瘘后出现堵塞,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欠佳。听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在我院坐诊,特地赶来求助。
8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血管外科在赵纪春教授与汪涛副院长的带领下,完成“右肘肱动脉与头静脉内瘘搭桥重建+右踝大隐静脉摘除术”,术后检查动静脉瘘管通畅,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为54岁患者陈先生成功解除痛苦。
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非常满意,术后恢复效果好,并表示:不需要出深圳,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手术诊治,这是我们市民的福音。
赵纪春教授与汪涛副院长参与血管外科早交班汇报
赵纪春教授现场耐心指导疑难病例讨论
赵纪春教授指导血管外科医师查房(一)
赵纪春教授指导血管外科医师查房(二)
赵纪春教授手术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