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至28日,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深圳市光明区医学会承办、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学会(PASMISS)、深圳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光明脊柱论坛(椎管狭窄专题)暨第五届港澳大湾区脊柱侧弯畸形联盟会议及脊柱侧弯诊治学习班、人文关怀赋能加速康复护理实践学习班暨骨科老年患者加速康复实践中前瞻性评估风险评估管理研讨班”在深圳光明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院脊柱外科主任魏思奇主任主持,区卫健局医政科科长张国山进行致辞。
魏思奇主任主持
张国山科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欢迎,介绍了区卫健局大力支持临床科研、教学、医疗发展,肯定了光明区重点学科脊柱外科的发展,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张国山科长致辞
我院党委书记吴本清介绍了我院2024年取得的成就,门诊量全市第二名,住院量全市第六名,我院规模约1500张病床的新院区将于2025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我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肯定了脊柱外科一如既往坚持业务及学术共同发展,目前脊柱外科四级手术量近600台,总手术量超过800台,为医院国考指标加分及带领全院外科系统在医、教、研全面发展表示肯定。全市各医院五年以来支持我院脊柱外科学术研讨、关心我院发展表示衷心感谢。欢迎全国的专家、同仁到光明工作,光明区对医疗卫生高级人才的奖励比深圳市的奖励标准更加优厚,祝愿本次大型学术会议圆满成功。
吴本清书记致辞
粤港澳大湾区脊柱侧弯畸形联盟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疼痛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郑召民教授致开幕词,向前来参会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全国知名专家、广东省及深圳市各单位对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支持,简单介绍了广东省脊柱专业委员会及粤港澳大湾区脊柱侧弯畸形联盟成立以来做的各项工作,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郑召民教授致辞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卫健委脊柱外科诊疗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于滨生教授致开幕词:一是向欢迎全国前来参会的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毛克亚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立珉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陆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方忠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医院脊柱外科贺石生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朱腾月教授),他们的到来是对深圳医疗卫生快速发展的肯定;二是向广东省及深圳市各医院脊柱外科对深圳市卫健委脊柱外科诊疗质控中心工作的支持;最后感谢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对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贡献,目前魏思奇主任的技术得到深圳及全国病人的认可,异地手术病人占比约40%,手术量及四级手术量稳居深圳市第二梯队。
12月27日,护理专场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桂林护士长主持。广东省护理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文智院长为护理专场致辞,她指出未来护理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人文护理应贯彻整个护理服务过程,ERAS理念是未来的趋势,我们时刻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对我院举办“人文关怀赋能加速康复护理实践学习班”护理专题会议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在广东省能够独立举办护理大型学术会议的医院屈指可数,祝愿本次学术大会圆满成功。
护理专场:分为授课与病历讨论两个环节,授课专家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团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团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团队、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深圳市中医院脊柱外科团队、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创伤骨关节科、神经内科老年科团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文智院长就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康复策略提出了详细的见解和干预措施,根据临床研究发表了神经源性膀胱做出了共识,膀胱管理作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重要护理方式之一,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更多脊髓损伤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的曙光。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孙咏梅护长根据她们医院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的安全进行分享,让我们了解到围术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术前准备、术中安全与质量管理、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推动脊柱外科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孙其凤高级护士长围绕“神经功能评估的实践应用”展开,通过深入的理论讲解,让我们掌握了神经功能评估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技巧,提升临床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诊断水平,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更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神经康复护理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邢春凤护理部主任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人文关怀与康复护理相结合,打造专属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人文赋能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将尊重、关爱、共情等人文精神融入护理实践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患者的身心整体需求,使护理不仅局限于疾病的治疗,更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社会角色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富有温度的康复护理服务,提升护理专业的整体形象和价值,推动康复护理事业向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让患者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实现身心的共同康复。
深圳市人民医院邓育红护士长系统地讲解了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腰椎术后护理工作,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课程内容涵盖了从术前心理疏导、术中舒适护理到术后康复指导等各个环节的人文关怀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深圳市中医院张秀芳护士长向我们介绍了中医传统疗法在脊柱手术前后的独特作用与应用方法,结合临床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中医技术在脊柱围术期的显著优势与应用前景,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医学结合在提升脊柱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孙晓伟大外科护士长从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讲起,详细介绍了包括肠道功能评估、饮食管理、排便训练计划制定、药物应用以及康复护理手段等多方面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方案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增强了对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管理的信心与能力,为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提升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有力促进了康复护理专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桂林护士长根据自己科室为例子,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人文护理理念,包括尊重患者隐私、加强沟通交流、关注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护理等核心要点,并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阶段,制定了具体的人文护理干预措施,如术前的详细告知与心理安抚、术中的舒适护理、术后的康复鼓励与生活协助等,同时强调了跨学科团队协作在人文护理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医护、患者及其家属三方紧密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怀的康复环境。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肖娟主管护师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脊柱外科护理实践,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效果。结合案例,系统介绍了循证护理的实践步骤,生动展示了循证护理在预防术后并发症、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与具体实施方法,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我们将持续实践与创新,让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领域绽放更多光彩,为患者带来更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庞丽诗主管护师从脊柱手术疼痛产生的机制入手,深入剖析了手术创伤、组织炎症、神经刺激等多种因素如何导致患者术后疼痛,详细讲解了疼痛评估的方法与重要性,确保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疼痛问题。在疼痛护理措施方面,涵盖了药物与非药物多种手段。疼痛护理为脊柱手术患者带来更舒适、有效的疼痛护理体验,助力其早日康复。)
12月28日,医疗专场:本次会议分为四个环节,上、下午均有授课及病历讨论。国内各大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就骨科机器人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先天性半椎体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3D打印临床中心的建设和实践、如何做好一台脊柱侧弯手术、全程导航下SynergyOLIF360术的临床应用、UBD脊柱内镜颈椎弓根入路硬膜前方骨块切除术、OSE的创新与发展、UBE在腰椎间盘突出翻修手术中的运用体会、颈后路开门手术:如何精准开门与完美重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畸形矫正简史、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选择、UBE微创技术精准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炎症指标解读及临床应用等脊柱退变热点展开讲授及讨论。新颖的内容及精彩的演讲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带动了会场热烈的讨论气氛,会场气氛活跃,参会代表表示受益匪浅。
魏思奇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第五届光明脊柱论坛(椎管狭窄专题)暨第五届港澳大湾区脊柱侧弯畸形联盟会议及脊柱侧弯诊治学习班、人文关怀赋能加速康复护理实践学习班暨骨科老年患者加速康复实践中前瞻性评估风险评估管理研讨班”大型学术会议汇聚了脊柱临床中的疑难病例、手术技巧、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内容,思维的碰撞在此塑造了一片独特而令人陶醉的思考氛围。同时,他坚信在这个平台上,将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活动呈现给大家。论学术、叙友谊、共提升,未来“深圳光明脊柱论坛”将继续延续“医疗+护理专题”相结合的特色,通过脊柱临床及护理相关内容与相关科研、管理、人文、科普等内容的结合,举行线上+线下多维度、多角度的开放、共享、互动的活动,为深圳乃至全国脊柱疾病诊疗技术发展做出“坚石脊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