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疗动态详细内容
离病毒最近的女人们
  • 发布时间:2020-02-24
  • 作者:王静杰、江珊、黄牧、徐超凡
  • 点击数::

正值跨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夜之间,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打响了。

“治病救人,检验先行”

以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是目前常规诊断“新冠肺炎”的金标准,是抗击疫情的不可或缺的“利剑”。

光明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圳市28家可以做新冠状病毒检测的医院之一,其东、西两个院区两个核酸基因扩增检验室早在2015年前就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在疫情未爆发前,每年做的核酸检测也近十万人次,可以检测的病毒多达二十多种,其中广为熟知的病毒就有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疫情来临,因工作需要,先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的是西院区检验室,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在西院区的检验科,每天和这些病毒打交道的居然是一群80、90后的女检验师。她们是离病毒最近的女人。

据检验科张润玲主任介绍:她们能力强,责任心强,是作为技术骨干推荐参加核酸扩增检验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后,才开始从事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她们可谓是临危受命,问她们,怕不怕病毒啊,组长郭燕妳笑着说:“当然怕了,但一份岗位一份职责,怕也是要认真做的。也是因为怕,觉得深圳感染的人多加之自己的工作性质,为了保护孩子,我都把他们放在了江西老家了,想他们的时候就打打电话”。

蔡小明,一名有8年党龄的“资深党员”,却是90后,自己还都是个孩子,“父母发微信,我要是晚点回,他们都担心的要命,但我得工作啊,认真做好每一步就好”。

朱小荣,也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打电话给她时,她的两个孩子玩耍的声音不时传来,能想象到这又是一个幸福的温柔的母亲。“孩子只知道我在医院工作,他们还小,不能吓到他们,我一回家就先洗澡,严格按照宣传的家庭防护规则进行”。

吴西丽和陈玲,都是90后,为了给患者尽快出报告,本来晚上七点出来的临界结果第二天重新复检,可她们加班到深夜十一点完成了复检,持续工作12小时,当大家竖起赞美的大拇指时,她们平静的说“职责所在啊”。

怕是怕,但工作总得有人做,就这样刚休完二胎产假的核酸检测组长郭燕妳,带着四个笑靥如花的年轻姑娘,冲在了防疫的前锋,在严密的实验室里与病毒近身博弈,用柔弱的肩膀毅然扛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任。

新冠状病毒检测,不同以往检测的病毒,它的检测要求检验人员要三级防护,三级防护对于这些离病毒最近的女人们意味着要着齐6件防护装备:手套、口罩、面屏、帽子、工作服、防护衣,意味着反复地穿、脱防护装备, 意味着要严格执行穿、脱的8个步骤,意味着穿、脱好一套防护装备至少要30分钟。

同时还意味着她们每做完一批检测,实验室都要进行5个步骤的消毒清洁:用75%酒精对生物安全柜、移液器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两遍、清水擦拭一遍,紫外灯照射60分钟、开窗通风,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开窗通风。

“每一个步骤都要非常谨慎,严格按操作规则进行”防护尚且要如此,而提取核酸的步骤就更加繁琐和耗时,要经过整整13个步骤,面对可能具有强传染性的病毒标本,要反复吹打,操作稍有不慎不但会导致核酸提取失败,还会发生气溶胶污染,威胁到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大的挑战来自体力透支,女性往往在体力上不如男性,加上任务繁重,为了争取时间,五位女将顾不上劳累与疲惫,分组协作作战,进行倒班制,挖掘了有限设备的所有潜力,为的是尽可能快的发出报告。

核酸检测每批标本要13个步骤,完成这些步骤加上消毒至少要6个小时,如果需要复核,那就远不止6个小时。检测期间身着防护装备,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生理期就更麻烦。还要高度专注,同时严密的防护让检测工作的操作困难直线上升。

所以出了实验室,她们往往筋疲力尽,头昏目眩。每一批次核酸检测,都是对检验人员体力、耐力的巨大考验。每当她们脱下防护服,那憔悴的面容、疲惫的身躯都令人心疼不已,但一天下来核酸检测都为阴性时,她们又欣慰不已,因为这意味着没有新增的病例。

也只有在体力上,她们承认确实不如男检验师。至今她们已完成近两千份标本,无一错漏。

这些与病毒打交道的女人,是离危险最近的女人,但她们也还是父母的乖乖女,也还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们真的不是不怕,但职责所在。

看着她们脱掉防护服,脸上带着勒痕的笑容,只感到:女子本弱,是心中的责任让她们勇敢、强大!

2月15日,我院东院区开展核酸检测,在支部书记带头作用下,共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党员,为疫情防控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1

离病毒最近的女人

 

图片 2

疫情面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红旗


图片 3

病毒检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