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立于1952年,拥有东、西两个院区及49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占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拥有员工3500余名,编制床位1600张,配备了3.0T磁共振、DSA、双源螺旋CT、电子胃肠镜、高档四维彩超在内的总值12.5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年门急诊总量达400万余人次,其中社康诊疗量达200余万人次,稳居深圳市前列。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临床学科38个,医技科室9个。获批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心脏康复建设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境培训基地、广东省新生儿危重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拥有3家国家级示范社康中心,3家省级示范社康中心。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的理念,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医院是国家药物/器械临床试验基地、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教学医院、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及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十四五”期间,区政府投资近40亿元建设的新院区正在加快建设,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床位1500张,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未来,医院将立足深圳,放眼大湾区,致力于打造基本医疗保障典范,创建医教研一体高水平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一、招聘条件
1. 近三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外籍、留学回国人员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可适当放宽进站条件;
2. 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所学专业、研究方向与本站的项目相近;
3. 发表本学科(专业)SCI论文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申请专利(前三名);
4. 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待遇及政策支持
1. 年薪约40万元,包括医院薪酬24万元(依法依规缴纳五险一金)加年终奖及深圳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36万元(分三次发放)。
2. 根据深圳市有关博士后的户口政策,博士后本人可以在深圳落户,配偶及子女随迁;博士后入户深圳,按照深圳相关政策享人才租房、生活补贴;
3. 在站期间可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基金课题,申报各项人才计划;
4. 在站期间平等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5. 在站期间可依照相应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6. 协助办理博后人员子女入园入托、配偶工作安排;
7. 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可入职我院继续从事临床、科研工作;
8. 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者,可按照政策申请36万元出站留(来)深生活补助。
9. 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符合相关人才政策标准的,予以协助申请。
三、招收计划
拟计划招收博士后若干人,招收博士后的学科、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如下:
1、徐舒,博后研究方向:等离子体医学(等离子体抗肿瘤机制与临床研究),细胞生物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TIL细胞、CAR-NK、CAR-T、TCR-T等)。
2、郑义,博后研究方向:肿瘤生物治疗、临床诊断及纳米载药。
3、詹中群,博后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细胞和分子层面的变化、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心血管病的心脏电生理变化。
4、张松,博后研究方向: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5、李丽,博后研究方向: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6、侯安丽,博后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光学检测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
7、徐峰,博后研究方向:慢性气道性疾病炎症的临床诊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呼吸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呼吸疾病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刘峰,博后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临床及基础研究。
9、张慧,博后研究方向:产科学(常见妊娠并发症);生物医学光子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四、招收流程
1.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筛选确定面试人选;资格初审需提供:个人简历、身份证(正、反面)、各层次学历学位证书及认证材料、英语等级证明、离职证明(社会人员)。
2.对选定面试人员择期面试,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合适的候选人员。
3.公示招聘结果。拟聘人选将在网上公示七天,公示期内无异议的,在公示结束后,按照相关规定,由我院人事科通知办理入职手续。
五、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英语水平证明、研究成果证明(含论著、专利等科研成果)、未来研究兴趣及推荐信等材料发送至以下邮箱:377721053@qq.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研究方向+申请人姓名)。
联系人:熊老师,办公电话:0755-27758303;手机:18126081918。
联系地址: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松白路4253号,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西院区科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