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有人说那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劳苦大众”的生理、心理无情的剥削和压榨,但对我来说,加班,却另有一番体会。
6月,医院创甲进入全员动员模式,而我也刚好在这时候,成为光明中心医院ICU的一份子。ICU是个年轻的科室,之所以说年轻,一方面ICU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另一方面ICU还在筹备建设当中,还没有完全从外一科独立出来。年轻,有时也就意味着缺乏经验。再加上创甲进程,ICU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用这句话形容ICU,我觉得最好不过了。后天弥补,其实就是加班。创甲资料,只能用初具规模来形容。想起那些时候,微信群里最怕的就是看到这样的通知:“今晚18:00主任办公室加班整理资料,除夜班外全员到齐”,在科室里最怕听到的是“文廷,过来一下”,“文廷,帮把这个表格做出来”,“文廷,**在哪里?”。科室最常见到的是大家围在主任办公室,对着电脑打字,做表格,做文件。晚上有时候大家围坐一起,点了外卖吃完继续加班讨论如何做二甲资料,如何应对检查,一起学习应知应会。早上交完班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应知应会,侨姐一个个的提问回答,每日安排任务,下班前检查验收。资料一次次推翻重做,应知应会翻了又翻,个中心酸,只有自己能懂。
6月,7月,……11月,告别酷夏,过了金秋,迎接的是成长与收获。是加班,让ICU成长,这一点也不过分。全员的努力,让我们的二甲资料盒子不断完善,充实,在一次次的检查中站稳了脚。全员的努力,使得ICU 从“小黑屋”进化到“高大上”的病区。全员的努力,让ICU在医院这个大家庭里渐渐独立。我们也有了在医院微信群里发照片的底气,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面对检查那么的慌乱无序,工作也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现在的ICU 步入正轨,想想前面几个月的辛苦也是值得的了,有时,倒还有些怀念之前大家围在小小的主任办公室刮起的头脑风暴;怀念晚上十一点半从医院到东周的静谧灯光;怀念大家一起吐槽的时候。
当然,我不是什么工作狂,提倡大家去加班,但说实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作为新人,那些加班的日子,使我更快的融入到ICU这个家庭,也是加班,让我感受到ICU不一样的温暖,让我打消辞职的念头。有句话说得对,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会累,但如果做得开心,那就是对的。加班得到肯定,全员参与的那种乐趣,也只有品尝过,才能体会。
我不提倡加班,但是,我享受在ICU加班带来的另一种成长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