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工会活动>工会宣传栏详细内容
出彩!我院荣获多项市区级荣誉
  • 发布时间:2023-05-18
  • 作者:王耿思
  • 点击数::


鲜花为劳动者绽放,颂歌为奉献者奏响。为表彰先进,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近日,深圳市总工会、光明区总工会庆祝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相继召开。我院护理院护士李伟娜荣获深圳市总工会2022年五一劳动奖章(竞技类);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魏思奇和上肢创伤骨科小儿骨科主管护师刘健燕二人荣获2023年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章;急诊科荣获2023年光明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肩负使命,主动担当,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进医院创新发展大局,在工作中当好表率。同时,希望广大职工传承优良品格,对照榜样力量,利用三甲医院平台进一步强技能、增业务、升服务,为奋力做好国际医疗认证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李伟娜是我院护理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从2015年8月入职以来,坚持以“长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干净,安静,温暖和专业”落实在工作的每个细节里,用娴熟的技术使老年人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一名白衣天使的理想、信念,追求,呈现一名护理工作者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匠心和精神风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次荣获市区级、院级"优秀护士"和“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在“深圳市第十二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2年深圳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获得第一名,由大赛组委会授予"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并被深圳市总工会授予竞技类"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深圳工匠”荣誉称号。 

魏思奇,主任医师,教授,任脊柱外科主任,从事脊柱关节临床工作近30年,荣获光明区“优秀医师”、“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自2017年成立脊柱外科专科以来,每年手术量稳定在500台左右,其中86.8%为四级手术,每年慕名前来我院手术的异地患者占比30%左右,科室每年收获患者赠送锦旗约50面左右。带领脊柱外科团队先后成为医院重点学科、光明区重点学科,每年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光明区脊柱论坛”。在医院三甲创建过程中,冲锋在前,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亲自狠抓落实科室全面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建科以来零死亡、零感染、零差错、零纠纷,高质量完成了三甲条款所有病种及手术,科室出院患者权重CMI值平均2.21以上,为医院的三甲创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发生疫情以来,带头到隔离点采样,共采集新冠样本超过2000人次。有国家专利多项,曾主持省市级科研多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担任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培养出多名硕士研究生。

刘健燕同志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工作为乐,这是她在护理岗位上不断进步的源泉。20年来,作为一名护士,她不怕脏、不怕累,视病人如亲人,时时处处关心体贴患者,始终如一地战斗在临床护理一线,用爱心和汗水使无数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多次获得“优秀个人”“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撰写并发表论文1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急诊科分为东院区和西院区,医护人员133人,肩负光明区及周边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任务。2022年急诊量146518人次,120出诊11181次,危重病人1853人次,心肺复苏成功40余人,保健任务45次。2021年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评审,每年筛查胸痛患者近7000人次。2022年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评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医护新冠感染减员、人力资源紧缺情况下,急诊人共克时艰,完成疫情高峰救治任务。在整个疫情期间,科室医务参与接种548人次,采样1304人次,派驻隔离酒店等114人次,负压转运相关患者630人次。先后被数家媒体悉数报道。在医院三甲创建过程中,全员参与,迎接专家组检查10余次,获得专家的肯定,并荣获医院“三甲创建先进集体”的称号。曾获2021年度深圳市急诊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光明区优秀护理集体、2022年光明区抗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_x0000_i2050

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伟娜


image.png

2023年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魏思奇

 

_x0000_i2051 

2023年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健燕


_x0000_s1029

2023年光明区工人先锋号急诊科


返回列表